中华中医药学会
疼痛技术专项课题、课题基金及管理办法
一、课题及课题基金简介: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既要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为了活跃学术交流,促进中医疼痛事业的发展,为企业和医院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2012年5月,由中华中医疼痛学会倡导,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疼痛技术专项课题基金”(以下简称:课题基金);中华中医疼痛学会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及基金的管理。
二、课题设立的目的:
1、充分挖掘、总结中西医治痛技术,建立成熟的疼痛防治体系及规范,为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简单、有效、安全的疼痛诊疗方案及适宜技术,服务于患者。
2、解决医院医生很多好的科研设想不能实现、科研经费不足、课题设计不清楚,疼痛诊疗技术水平差等问题;
3、协助医药企业更好地把握诊疗设备的科研方向,搭建企业与临床医生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以确保研发的产品及技术更具有临床适用性;
4、协助医生了解中医诊疗器械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解决临床疼痛问题,如何与现有的技术手段互补,提高诊疗综合水平。
三、课题及基金的管理办法:
1、课题的管理:
中华中医疼痛学会成立“课题管理与评审委员会”,负责相关课题的立项评估、科研过程支持及指导、科研成果评审、优秀课题的国家课题申报等。
课题评审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概述如下:
① 负责所有课题的立项评估,包括:课题立项的必要性、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科技成果的应用或产业化前景、课题实施的人员、设备及组织管理等;
② 制定企业参与课题的申请程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承担的任务及责任,对企业进行培训、教育,保证课题研究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客观性;对参与课题企业提供的器械进行评估、审核:器械的安全性、技术标准、资质、功效特点等是否与所研究课题相匹配、符合临床要求;
③ 对参与课题的医师进行课题设计和辅导;
④ 实时掌握和监督各课题的进展和实施情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⑤ 对已完成的课题进行鉴定、审核、验收,提出整改建议,对通过终审的课题出具合格报告书;
⑥对于优秀课题或者课题中的适宜技术,寻求继续申报更高级别的国家课题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申请;并由疼痛学分会牵头,面向全国推广特色的治疗技术。
2、课题基金:
由中华中医疼痛学会设立“疼痛技术专项课题基金”,用于所有课题实施、管理费用;资金来源为疼痛学分会自筹。
3、课题实施方法:
①“课题管理与评审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课题名称,公开招标;医院、临床医生、医药企业均可竞标;
② 中标者需按规定交纳课题管理费,划入“疼痛技术专项课题基金”统筹管理;
③ 由于课题的确立以实用为准绳,参与企业可与临床医师探讨确立适合产品及临床的科研课题,并上报中华中医疼痛学会“课题管理与评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可按程序实施;
④ 课题实施过程的费用由参与课题的医药企业、医院、课题实施人共同负担;企业可提供产品或资金,医院提供人力或资金,具体形式,由共同参与课题的各方自行协商;
中华中医疼痛学会设立的课题基金仅运用于课题立项、申报、评审、课题指导及咨询、实施课题的医师培训、论文发布、媒体报道等环节,不承担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费用。
4、课题范围:
① 以提高疼痛疾患的临床疗效为目的;选题范围:颈肩腰腿痛为主,其他部位疼痛为辅;颈肩腰腿痛病种参考:颈椎病、肩周炎、背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椎退行性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② 如有其他好的课题,也可向课题管理与评审委员会申报。
立项对参与课题企业提供的器械进行评估、审核:器械的安全性、技术标准、资质、功效特点等是否与所研究课题相匹配、符合临床要求;
5、课题技术及使用的产品要求:
① 课题技术的组成:由中医技术和器械(或药品)为主体,中医技术包括:针灸、推拿、熏蒸、拔罐、微创等;
② 课题技术须为适宜技术,有较为明晰的临床路径,可重复、易推广;
③ 技术必须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单位的需求及引进能力;
④ 所使用的仪器必须获得药监局批准文号,有确切疗效;
⑤ 中医诊疗设备优先(中医诊疗设备的含义:依据中医理论研发的器械;或以中医理论指导使用的理疗器材)。
6、课题内容和研究方向:
① 以解决临床疼痛实际问题为准绳,注重临床效果、实用性、安全性、简捷性;
② 课题研发的技术须适用于各市县级医院,切实提升其疼痛诊疗和防治的综合能力;
③ 课题须提供完整的临床路径及治疗规范;
④ 鼓励和倡导课题参与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疼痛防治技术及体系;
⑤ 在综合运用成熟的中西医疼痛防治技术,建立全面的疼痛防治体系的基础上,鼓励技术创新。
四、课题参与各方的预期目标:
1、中华中医疼痛学会:
① 挖掘和整理以传统中医为主的中西医防治疼痛技术;
② 推动中医药防治疼痛技术标准及临床路径的建设工作,规范行业管理;
③ 组织中西医疼痛工作者,探索中西医疗法的科学结合,研发新技术、挖掘行业人才,并对中医药防治疼痛领域的各种科技成果进行推广,提高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④ 扩大中医疼痛学会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推广,搭建产研用互动交流平台,引导疼痛防治行业的规范发展。
2、参与课题的医生及医院:
① 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以便更好地解决临床疼痛诊疗问题;
② 提高医院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扩大品牌知名度
③ 丰富医院的疼痛治疗途径,以便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医药企业:
① 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支持:课题可以帮助参与企业获取研发产品的方向和动力,更好地了解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
② 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中华中医疼痛学会将通过新闻发布会、平面及网络媒体宣传、学术交流会、继教培训等方式,为好的医药企业提供更多被社会认知的机会;
③ 提高产品的可信度:课题完成后,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发表论文,让更多的医疗机构对引进产品产生信心;
④ 为好的产品及企业建立永久的推广平台:课题实施过程将与参与课题的医院、医生密切合作,增加使用者对产品的深入了解;如技术当选为学会推广项目,或者未来当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则会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石。
中华中医药学会 疼痛学分会
2012年5月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