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间盘突出症是个被广泛应用的名词。在医学界,尤其是骨伤科专业,应用的最为广泛。椎间盘突出症作为疾病的名称,在西医界被用来诊断一些疾病。认为这些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由间盘突出后压迫了神经根或同时引起椎管狭窄而发生。于是乎,针对椎间盘的治疗便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思路。也就有了针对突出的椎间盘切除术、溶盘术等治疗方法。
传统的医学观念认为椎间盘突出是衰老及退变而引起,但没有阐述明白。使很多临床医生误认为一些慢性疼痛症的根本原因在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不一定会引起临床症状,这个道理很多医生应该知道。但当涉及到具体的病症时,就认为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因为他们找不到其他理由来解释。尽管运用手术、溶盘术等疗法取得了一些疗效,一旦术后病人的症状没有缓解,就缺少了后续治疗的思路和手段。
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上下有软骨板,是透明软骨覆盖于椎体上,下面骺环中间的骨面。上下的软骨板与纤维环一起将髓核密封起来。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髓核的四周。纤维环的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
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
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造成
椎间盘突出症。并称之为“间盘病”。难道很多慢性疼痛症都是由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吗?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椎间盘为什么要突出?其突出的原因和机理又是什么呢?明白了这些,我们才会对这种疾病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治疗。
椎间盘外围的纤维环是很坚韧的,在脊椎受到外伤时,即便椎体骨折(包括压缩性骨折),椎间盘外周的纤维环也不会破裂。那么,为什么很多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没有骨折呢?
大家知道,椎间盘几乎没有血液循环(血供),其营养来自上下椎体,椎体里有丰富的血液循环。椎间盘的营养是通过椎体与椎间盘间的终板传递过来,因此,终板通透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倘若椎间盘营养不足,必定会造成髓核退变及纤维环胶原蛋白退变。
神经机能失调会引起很多机体组织异常现象,其中一条是肌肉缩短。衰老、神经轻微损伤的积累以及生活没有规律性等都是造成神经机能失调的原因。脊柱周围的肌肉缩短会使椎体间的压力增大,虽然是渐进性的,时间久了就会使终板的通透性降低而引起间盘的退变及纤维环的胶原蛋白退变。椎体间压力不断增加使间盘内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纤维环胶原蛋白不断退变失去了原有的韧性和硬度。起初,会引起椎间盘膨出,进而是突出或脱出。
因此,椎间盘突出症只是针对突出来的间盘进行治疗不是求本的方法,恢复神经机能失调同时去除严重卡压神经根的突出的椎间盘才是求本之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