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诊疗技术 » 胃痛的辨证分型论治述要
胃痛的辨证分型论治述要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1/9/29 10:50:03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字号: 】 浏览人次:

    胃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胃痛轻则隐隐作痛、纳差、恶心、呕吐;重则痛牵胁背、泛吐酸水,甚至呕血、便血。笔者自1999年来在对胃痛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将胃痛的辨证论治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寒邪客胃型 症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遇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散寒止痛。方用:良附丸。药用:高良姜6g,香附子6g。


  1.2 饮食停滞型 症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药用:山楂100g,神曲60g,半夏60g,茯苓60g,陈皮30g,连翘30g,莱菔子30g。
   
  1.3 肝气犯胃型 症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多薄白,脉沉弦。治宜以疏肝理气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药用:陈皮6g,柴胡6g,川芎6g,香附6g,枳壳6g,芍药6g,甘草3g。
   
  1.4 肝胃郁热型 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方用:化肝煎。药用:青皮10g,陈皮10g,芍药15g,丹皮20g,栀子20g,泽泻15g,贝母15g。
   
  1.5 瘀血停滞型 症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食后痛甚,或见吐血便黑,舌质紫黯,脉涩。治宜活血化瘀。方用:实证用失笑散,虚证用调营敛肝饮。药用:实证用五灵脂6g,蒲黄6g。虚证用当归、白芍各20g,阿胶20g,枸杞子30g,五味子6g,川芎10g,枣仁20g,茯苓20g,陈皮10g,木香10g,生姜2片,大枣5枚。
   
  1.6 胃阴亏虚型 症见: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方用:一贯煎。药用:沙参10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黄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
   
  1.7 脾胃虚寒型 症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治宜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药用:芍药18g,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12枚,饴糖30g。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农民,因反复胃痛4年,加重1周,于2002年10月20日入院。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前后壁出现0.3cm×0.3cm大小溃疡。身体消瘦,舌淡苔白,脉虚弱。血压130/90mmHg。属本病脾胃虚寒型。治宜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药用:黄芪18g,芍药18g,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12枚,饴糖30g。又服碳酸钙0.6~1.2g,每日3次。住院1周病情好转,疼痛减轻出院。出院后继续服上方10剂,复诊疼痛消失,病情稳定。
    
  3 体会


  引起胃痛的病因为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以上原因造成胃痛发病的病理基础。虚、实、寒、热四种因素相互转化、相互作用,而发为胃痛。
   
  胃痛实证则多痛急而拒按,治疗以祛邪为主;虚证则多痛缓而有休止,痛而喜按,病情缠绵,治宜养正为先。这是辨证的关键。若见虚实夹杂者,治宜虚实兼顾;寒热错杂者,治宜寒热平调。本病及时治疗即可恢复。  

  作者单位:112000辽宁省铁岭市卫校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