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志 孙海花 董延芬 庄平 于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关键词: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员利针;颈夹脊穴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类型,以颈部酸痛不适为主要症状,其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2009—2011年运用员利针治疗颈型颈椎病,并与普通针刺治疗相对照,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l 临床资料
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员利针治疗组72例,普通针刺对照组48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33例,女性3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对照组男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对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制订:
(1)颈部疼痛、板滞酸楚、颈部活动受限;
(2)少数患者出现肩臂疼痛、麻木、一过性手麻,常于晨起、过度劳累、工作或睡眠等姿势不良和感受风寒后加剧或复发,常误认为“落枕”;
(3)X线等辅助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关节失稳、骨质增生或颈椎间盘膨隆。
1.3 排除标准
除外合并有心、脑、肾疾病、糖尿病、精神病患者;症状特别严重的颈性眩晕如伴严重恶心、呕吐者;3个月内已接受其它颈椎病治疗方法者;胆怯,有晕针倾向者。
2 治疗方法
员利针治疗根据病变的部位及症状选穴,主要以阿是穴、夹脊穴、天宗为主,加辨证取穴。
针刺手法:采用员利针刺直提插为主、进针后提插数次的手法,每日针刺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一个疗程,没有缓解的可做二到三个疗程,每疗程期间不必休息。局部皮肤消毒后辨证施治。
按《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2]中的取穴方法,取落枕、阿是穴、颈夹脊、大椎、天柱、大杼、风池、百会、合谷。头晕加风府、玉枕;肩胛疼痛加天宗、肩外俞;耳鸣加听宫、翳风。
针刺方法:颈夹脊不可过深,余皆常规毫针刺法,留针10—20 min,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
3 治疗结果
两组均在疗程结束后,以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两次疗效统计。
(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2)显效:临床症状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略有减轻,虽可坚持工作,但对工作与生活仍有影响;
(4)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3.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l。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72 40 17 11 4 55.56 94.4 |
对照组 48 16 11 8 13 33.3 72.92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与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显效率(%) |
治疗组 72 39 16 12 5 54.62 93.06 |
对照组 48 15 11 8 14 31.3 69.85 |
从表2可知,治疗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与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多见于颈椎病的初期。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工作及生活的改变,此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主要的病因是由于长期的颈部姿势不良,加上受寒、外伤等因素,导致颈肌痉挛和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而颈椎失稳,出现椎体旋转、关节错缝、关节痉挛、相应的神经和血管受到刺激而发病。最常见的就是颈肩部软组织的劳损或损伤,其次是后枕部的软组织紧张、痉挛刺激周围的小血管及椎动脉而出现头晕头痛[3]。随着病情的发展,与患椎有关的椎问盘、关节突关节、关节囊以及韧带等组织相继发生退性行病理改变而导致其他类型颈椎病的发生。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痹证”、“骨痹”范畴。《内经·痹论》臼:“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是闭阻不通之意,各种原因所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肢体活动不灵均为痹证。员利针的治疗作用及原理;一是通经活络,人体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关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把人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发生病变,不通则可引起外在的不适和疼痛,内则引起脏腑病变和病痛,员利针针刺可疏通痹阻的经络和经筋,而使通其经络,解除病痛。二是疏筋散结,人体周身引起的慢性疼痛分为经脉,络脉络筋(络筋),络筋痹结不通而引起疼痛,员利针通过散结、消除经筋痛灶而达到松经(筋)痹结之痛。三是通络散寒,阴寒内结,凝而成痹,结而成块以成灶,员利针针刺可使寒邪直接从刺点外泻,而散寒止痛。我科用此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见效快,在近期及远期疗效上均有良好疗效且疗程短,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是中医九针方法中见效速度快的方法之一,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管理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郭长青.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1623.
[3]房敏,沈国权,严骏陶.等.颈椎主要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2,23(2):89-92.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