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诊疗技术 » 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
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
  • 作者:韩春霞 更新时间:2011/1/13 16:02:37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字号: 】 浏览人次:
 韩春霞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临床以第三支疼痛较为多见,发作时极其痛苦,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好发于中老年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西医主要采用卡马西平等止痛药、酒精封闭、电凝、手术等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中医用药繁杂,即使就针灸而论,多为传统取穴方法(地仓、颊车),效果不理想。我们经过反复摸索探讨及临床试验,根据三叉神经第三支的神经走行(三叉神经第三支的下齿槽神经,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并由颏孔浅出)的特点,我们采用针刺下颌孔(神经的入点)、颏孔(神经的出点),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第三支的神经,达到止痛或缓解疼痛的目的。又因下颌孔、颏孔为阳明经走行之处,正如古人所云:“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针刺下颌孔、颏孔简称“二孔”,符合中医理论,方法可行。
1疾病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
1.1面颊部的阵发性疼痛,持续几秒至几分钟。
1.2疼痛至少有下列特点中4项:①疼痛沿三叉神经第三支散布;②特征为突发、剧烈、尖锐、浅表、刀刺样或烧灼样;③疼痛剧烈;④从扳机点促发,或因某些日常活动诱发,如吃饭、谈话、洗脸或刷牙;⑤发作结束后,病人完全无症状。
1.3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1.4扳机点受到非有害刺激可以诱发疼痛。
1.5病史、躯体检查及必要时所做特殊检查可排除导致面痛的其他原因。
2适应证
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临床分级以轻度、中度为佳。
3技术操作方法
3.1器械准备针具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30号1.0~2.0寸弹性良好的不锈钢毫针。电麻仪选用中国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G-6805-1型治疗仪。
3.2腧穴定位:
颏孔(长春二号穴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第1、2磨牙间的下方,下颌骨体上、下缘中点的稍上方;即鼻翼下方引一条水平线,以下颌尖为中点作水平线的平行线,在口角旁向这两条线作垂线,垂线的下三分之一就是颏孔的进针点,相当于地仓穴向下垂直线与承浆穴水平连线的交点处。下颌孔(长春一号穴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内侧面,在口角与耳根作一连线,在同侧的眉梢向这条连线作垂线,垂线的延长线与下颌骨内侧缘的交点就是下颌孔的进针点,也就是下颌骨角前1.0cm处,按之有凹陷,凹陷的内侧面便是下颌孔的进针点。
3.3详细操作步骤
①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②用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③颏孔进针时针尖朝下颌角方向,采用平刺法刺入0.8~1.0寸;下颌孔进针时针尖沿下颌骨体内侧面向上
直刺1.2~1.5寸;④病人有酸胀麻木,或沿神经走行方向触电样放射感;⑤医者针有下沉、涩、紧滞如入槽缝感;⑥留针期间连接G-6805-1型治疗仪,用低频连续波型,连续开关调至8~9,输出开关调至1.0~2.0,使面部肌肉有抽动麻木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
3.4关键技术环节针刺部位要准确,针刺点要到位,患者一定要产生放射性针感。
3.5治疗时间及疗程每日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3.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如果出现出血,一定要按压止血,同时用冷水冷敷以促进血凝,24小时以后,用热水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4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4.1注意事项因孔内有神经、血管通过,所以不能提插,不能捻转。起针时应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
4.2禁忌证过于饥饿、疲劳者禁针;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禁针;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者,局部禁针。
5讨论
三叉神经痛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西医多采用镇痛药物、手术及封闭疗法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传统中医用药繁杂,即使以针灸而论,取穴相异,手法不一,疗效也难以确定,单纯采用针刺腧穴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其治疗机制只是通过针刺穴位,通过经络来调解,达到止痛的目的,而通过针刺“二孔”即下颌孔内的神经(三叉神经第三支),加速神经的兴奋向抑制过程转变,达到止痛或缓解疼痛的目的,其方法更直接。另外,李氏[1]还直接针刺三叉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痛80例,并且全部有效;朱氏[2]应用针刺颏孔治疗第三支三叉神经痛也取得满意疗效。特别要强调的是,“二孔”是解剖学中人体的自然骨性标志孔,内有下齿槽神经和下齿槽动脉通过,所以提插、捻转绝对禁忌,以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