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学术交流 » 以复杂性科学理念,讨论中医穴位、G氏压痛点区1与慢性痛症
以复杂性科学理念,讨论中医穴位、G氏压痛点区1与慢性痛症
  • 作者:侯湘 更新时间:2010/7/21 8:06:41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以复杂性科学理念,讨论中医穴位、G氏压痛点区1与慢性痛症
 

摘要  临床观察到,慢性疼痛症患者在体躯的骨关节部位分布着压痛点性区域,这些压痛点对各痛症有诊断的意义及治疗的价值;并观察到这些压痛区与中医穴位区有相关性,同时,与G氏压痛点区有相关性。本文的目的是以复杂性科学思维,探讨它们的实在性和的临床医学价值。方法是用常规临床诊疗手段。结果和结论认为:穴位、″G氏压痛点区″对慢性痛症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Discuss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oints, the Tender Points of Goldenberg and Chronic Pains Base on Complex Scientific Concepts

Xiang Hou

Fu Xing Hospital--Affiliate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Abstract

  Clinical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tender point region distribute in body bone joints of chronic pain patients. These tender points hav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treatment value; it also shows that these tender points are correl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points and the tender points of Goldenberg. This article aims at discussing their realism and clinical value. Method is using conventional means of 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show that the Chinese medicine points and the tender points of Goldenberg are significant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全文   慢性疼痛症是一组慢性的、原发性的、功能性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包括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颈肩背痛综合症、肩、膝关节周围炎、腰骶髂筋膜炎、纤维肌痛症、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等。中医用痹痛描述慢性痛症。用穴位针灸治疗疼痛症。慢性痛症患者的体躯部存在压痛点变化,被现代学者研究,也被古代中医研究和应用。

目的:本文以临床患者的诊断治疗实际为前题,探索中医和西医诊治慢性痛症中,对体躯压痛点研究的思路与讨论中医穴位与G氏压痛点相关之内容。

方法:自1975年以来,对就诊患者进行系统的病史调查,包括有关的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状、放射痛、伴发症状,以及既往史、治疗史;查体包括如臂丛牵拉试验、直腿抬高试验、4字试验等常规临床体征。以及X线平片、CTMRI影像检查。治疗包括:热疗、电疗、磁疗、针刺、药物注射等局部性治疗。

结果和讨论:

之一,  中医″痹痛″是慢性疼痛病的概括性的诊断词语。一一关于慢性痛症的包括范围及特征的讨论。

临床观察到,从颈肩背痛、腰及下肢疼痛到头面区痛都具有慢性痛症的特征,都宜列入慢性痛症的诊断中。痹痛的概括性诊断的理念符合临床实际。慢性痛症的特征如下。

1.发病的原因与过劳、受寒、紧张密切相关。

2.疼痛的性质为酸胀疼痛,属于躯体深部组织痛。颈肩腰等患者疼痛性质为典型的酸胀痛,虽然头面区痛症有不同的特点,如三叉神经痛为针刺痛、刀割痛等皮肤痛的性质,但在尖锐的皮肤痛的间隔中同样是酸胀疼痛的性质。此特征是由于面部丰富的感觉神经末稍分布,三叉神经周围组织炎症波及皮肤痛觉末稍的原因。血管性头痛患者则是头部胀痛夹杂着跳痛等,与颅内外血管丰富、功能活跃相关。

3.患者不具有器质性变化的病理特征,常可自愈,经药物、热疗、针治、抚摩等物理治疗,容易好转,但又易反复发作。例如:颈肩痛即具有如上特点2。虽然由于影像学的发展,发现许多患者的颈椎有退行性变化,或将影像所见归结为致痛病因。实际上,骨性改变是一项相对稳恒的变化,而颈肩痛等的慢性痛症患者疼痛程度、范围、部位的不稳定性及对多种治疗方法的敏感性,均不支持机械压迫性病理的观念。表达其慢性免疫性炎症的特征为主的病理过程。况且许多仅有颈肩疼痛而无颈椎的影像学变化的患者,及近年愈来愈多青年患者,进一步地证实这点。中医学还对痹痛分为寒痹、行痹、著痹,从病因、病状予以划分。

之二,  中医穴位与G氏压痛点区是一对密切相关联的称谓名。一一中医和西医都发现了躯体部位的、与慢性痛症相关的压痛性变化。

正如邱鸿钟3文“中西医所面对的人体与疾病世界并无二致,导致中西医理论文本的差异,源于认识主体精神世界的不同,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现实第一信号的信号。---古代的遗产,古人的发现都埋藏在语言的化石之中。”

1.压痛点的特质:体躯压痛点的位置多为骨关节区,有压痛而非自发痛,触诊可触及硬韧的结块或索条状变化,或是局限性无凹性肿胀,超声波、MRI诊查可显示,X线不显影4

2.灵枢经多处阐述″以痛为腧″,指出穴位的压痛性特征。成为针灸治疗方法的基本区位。

3.Goldenberg在″纤维肌痛症″一文(.J.A.M.A.1987.5.)提出了纤维肌痛症患者躯体的特定的部位规律地分布着压痛点变化,这些压痛点区具有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并综述现代医学历史上各学者的资料,给予论证。

4.骨关节区分布着压痛点变化,它们与疼痛症患者相关,在不同时代都被发现。两千年前古代的中医视为重要的诊断治疗标志,并延伸和发展了穴位经络系统。现代医学的物理诊断有关压痛点变化如鼻窦炎压痛点,以及风湿病、类风湿病的骨关节压痛点的记载。当今,医学诊断方法甚多,又着眼于精准性,压痛点变化便归结为经验性,而被忽视。从复杂性科学5关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科学研究应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体躯的压痛点,医学诊断应该认定它、研究它,而不是舍弃它。

之三,  关于以复杂性科学思维进行慢性痛症的诊断治疗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自然科学进入复杂性思维的时代,倡导整体性思维,但又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整体观。生物科学、医学诊治也应该是具有整体性思维和精确的分析相结合的理念。

1.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包容性思维:人体、生物体结构高度复杂,具有的信息量极大,而由于比特数太大,以致难以计算(P.卡洛 生物机器一一研究生命的控制论途径)。要求精确的定量试验,排除定性的标示,常会把一些复杂的但有意义的体征拒之医学科学之外。

2.复杂网络的特征:在应用玻璃酸酶压痛点区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等慢性痛症时观察到,注射部位的顺序很重要。应从肩胛内角开始,依次选用肩胛内缘第五肋间、锁骨下缘中段、而后,再选头部压痛点如枕外粗隆旁等。如果从头部枕后开始,则注射后一过性疼痛反应大,而影响治疗效应。由此可以看到压痛点区的网络系统的特征,还可以看到众多临床现象表达出,头部的压痛点对体躯部的网络系统具有子系统的关系。

3.神经痛阈的异常和肌肉张力的改变及皮肤痛阈与深部组织痛阈的不一致性。慢性痛症患者的重痛阶段,做局部注射时,患者皮肤对进针的痛感觉迟钝;当病情好转,疼痛不重时,局部皮肤痛感觉变得灵敏。因此认为慢性痛症者不是单一的痛阈降低,而是炎性病理所致痛阈异常,压痛点区皮肤痛感觉阈反而一过性升高。肌张力的变化可能降低或升高,也是慢性炎性特征表现,决定于体质和病因等。

4.问诊和触压诊结合,体征和影像学相结合:常规的临床体征符合率不高,如不少重症下肢痛患者的直腿抬高试验表现出阴性结果,对于机械压迫观点提出质疑。采用各种测痛方法,其指标对疼痛都是间接的。如钾离子测定法,反应的是皮肤痛阈。动物试验的躲避反应表现的是运动反射。等。疼痛感觉表达于自体感受之外的,便是压诊时的痛感觉。这是压痛点诊断价值的客观实在性。主诉疼痛是源于自身感受的痛觉的语述表达,压痛点反应则是患者的明朗的体征表达。二者的部位不全一致,压痛点区的部位是明确的、局限性的,自感觉痛区是模糊的、范围可变的。二者又是相互牵涉着,在压诊和治疗时常观察到。如肩胛内角区注射时,常出现向同侧上肢的拇侧、颈后或下颌区放射的酸胀痛。影像学资料是综合判断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否则,不能被影像显示的变化便会被遗漏了。

5.压痛点有可重复性,即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的特征:骨关节区压痛点的可重复性表现在患者个人,也表现在同一病种的不同个人,表达了其病理变化的相对稳定性。但是,同一个压痛点的不同时期,压痛程度可以变化。例如,急重时期压痛程度很强,经治疗好转相应的压痛点的压痛程度减轻。而当轻症转为急重时,相应的压痛程度加重。病理检查压痛点组织,则是纤维织的退行性变、退行性变的肌组织或增生的脂肪组织,说明压痛点变化的整体性和活体性特质。

之四,  慢性痛症的压痛点的分布及相关的穴位名称。在为各个慢性痛症患者做压诊检查时,于如下区域可查到压痛的反应。各该区治疗有效。根据中医古典记载的穴位名称及治疗功用基本相当的,列于括号中。系统地观察骨关节区压痛点的意义有二,一是对压痛点做规范的现代解剖学定位,二是缩小中医和西医关于慢性痛症的诊疗之间的距离。

1.血管性头痛:肩胛内角区(相当于肩外俞)、肩胛内缘第五肋间区(神堂)、锁骨下缘中段区(气户)、剑突区(鸠尾)、头顶区(百会)、枕外粗隆旁(风池)、胸椎第1.5.10棘突区(大椎、神道、筋缩)等。

2.三叉神经痛:肩胛内角区、锁骨下缘中段区、胸骨区(膻中)、剑突区、下颌关节区(下关)、下颌角区(颊车)、乳突区(医风)等。

3.颈肩综合症:肩胛内角区、肩胛内缘第五肋间区、肩胛岗下区(天宗)、锁骨下缘中段区、剑突区、颈椎7及胸椎135棘突区等。

4.肩关节周围炎:肩胛内角、肩胛内缘第五肋间、锁骨下缘中段区、肩关节前区、肩峰区等。

5.腰髂筋膜炎:骶髂关节区、髂嵴区、腰2棘突区(命门)、腰4棘突旁(膀胱俞)等。

6.膝关节周围炎(慢性膝关节疼痛,无明显的充血、肿胀者):骶髂关节区、股骨内上髁区(血海)、胫骨内髁区(阴陵泉)、股骨外上髁前区(梁丘)、腓骨小头区(阳陵泉)等。

之五  关于压痛点区在治疗慢性痛症的应用。采用热疗、针刺、灸疗、按摩、磁疗、电疗、外用中药(膏药)以及药物注射等,均收到良好的治疗功效6

通过长时间的、连续性的临床观察,慢性痛症患者体躯的特定区位分布着压痛点性的改变。它们以压痛点群的形式与各病症相关,表现了1+12的涌现性特征5,并表现了复杂网络的特征。虽然现时它们尚不能被系统的常规检测显影,但是在这皮下的深度确实存在着一个完备的、灵敏的、复杂的功能调节系统。这与数千年前中医发现和研究了,并用于治疗慢性痛症的腧穴部位密切相关。水平有限,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Goldenberg   Fibromyalgia Syndrome  J.A.M.A. 1987,252:2782~2787.

2.侯湘  以循证医学思想分析颈椎综合症的疼痛性质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2006.6:28~29

3.邱鸿钟 中医哲学研究核心问题意义  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P 167

4.侯湘 体躯压痛点与穴位相关的临床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8:204~206:

5.黄欣荣 复杂性科学与哲学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8 P247~250

6.侯湘 玻璃酸酶穴位一一压痛点区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400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5.4:679~680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