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学术交流 »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 作者:韩国栋 蒲沁沁 更新时间:2010/7/19 10:55:12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疗法,对照组予以温针灸,一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91. 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 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估所得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A clinical study of silver needle thermo-conduction therapy for cervical vertigo

Han Guo-dong   Pu Qin-qin

(Hunan Province Brain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41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ilver needle thermo -conduction therapy for cervical vertigo. 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ertig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herap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y group received silver needle thermo-conduction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rapy.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rapy group was 91. 4%and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78. 8%,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 in the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herap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Conclusion: The silver needle thermo-conduction therapy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ertigo and successful long team effects.

[Key words] silver needle; cervical vertigo;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  CV)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头晕、恶心、呕吐及颈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自20084月至200910月,我们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V患者68例,病例来源于湖南省脑科医院康复科门诊的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①治疗组35例,男性1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2.5±10.4)岁,平均病程(45.2±11.3)月;②对照组33 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3.2±11.2)岁,平均病程(43.7±10.6)月。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现代颈椎病学》[1])。

1.2.1 纳入标准:①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体位改变时加重,颈部旋转和后伸出现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晕倒;②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椎体压痛,排列不整齐; ③颈椎X线片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④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凡符合以上①、②、④或①、③、④项者,诊断为颈性眩晕。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项研究者。

1.2.2 排除标准①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结核;②进展性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消耗性疾病,易合并感染及出血者;③合并心血管、肝、肾、消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⑤未

按要求完成针刺疗程或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患者俯卧位,胸下垫枕,暴露枕颈部(枕部头发治疗前需按求修剪),在枕外隆突至乳突两侧上项线下 1厘米处以及C3~C7椎板与小关节区标记出针距为 1厘米的2428个进针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0. 5%的利多卡因做进针点的局部麻醉。选用上海曙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直径为 1. 1毫米、长11厘米的银质针沿上述的进针点做斜向前上方或直刺,针尖均抵达骨膜引出针感即止(具体操作可详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2])。然后用上海曙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YRX-1A32银质针加热巡检仪,仪器设定温度90[3],针所接触的皮肤表面温度约为42左右,加热时间为 20min。治疗中注意观察银针周围的红晕,并询问病人有无皮肤灼痛感,如病人感到皮肤灼痛,可适当调节初始温度至病人能够耐受为度。治疗结束后,拔除银针,用无菌纱布按压针眼数分钟,观察无活动性出血,针眼用 3%的碘酊消毒,创面不用覆盖。两周后视患者病情及压痛点情况可再做第二次治疗,一般1~2次即可(多为一个疗程)。

1.3.2 对照组 患者俯卧位或低头呈伏案状,取风池、大椎穴、颈夹脊、大杼,选用 0. 35mm×50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消毒后,风池穴进针,进针时针尖向同侧目内眦,直刺1~1. 5寸,捻转不提插,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大椎穴直刺1~1. 5寸,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颈夹脊直刺1~1. 5寸,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大杼穴直刺0. 5~1寸,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将 1寸长艾条置于针柄上点燃,进行温针灸,燃尽一段为1壮,每穴灸2壮,约 20min。每日治疗 1次,10次为 1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4]制定。临床治愈:总分 :26~30分(其中眩晕项评分16分);眩晕、颈肩部痛麻等症状消失,椎动脉扭曲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总分 :20~25分(其中眩晕项评分≥14分);眩晕、颈肩部痛麻不适等症状基本消失,颈部后伸向左右旋转时稍有眩晕,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好转:总分:15~20分(其中眩晕项评分≥12分);眩晕、恶心、颈肩部疼痛麻木等症状部分消失,椎动脉扭曲试验好转。无效:总分14分(其中眩晕项评分≤10分)眩晕、颈肩部痛麻、恶心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经一个疗程治疗后行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78.8%,经χ2 检验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组 别

n

临床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5

2365.7

514.3

411.4

38.6

3291.4*

对照组

33

1030.3

618.2

1030.3

721.2

2678.8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 9.597  *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评估得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 2

2  两组治疗前后评估得分比较       x(___)±s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9.44±2.24

24.74±5.79*

对照组

9.42±2.73

20.11±7.03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t=2.976   *P<0.05

3 讨论

颈性眩晕的病因目前尚不很清楚,一般认为:①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椎动脉狭窄或痉挛;②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性病变引起颈椎失稳进而引起椎动脉受压;③椎动脉临近结构的压迫;④椎基底动脉本身病变,包括粥样硬化性狭窄、畸形等。王福根[5]教授认为以前两者多见。我们认为颈性眩晕多是由颈枕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性病变及椎间盘的无菌性炎症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椎动脉痉挛,使椎动脉血流量下降,出现颈性眩晕。

银质针导热疗法是由宣蛰人[6]所创,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慢性软组织疼痛,具有缓解软组织痉挛,改善软组织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及强烈镇痛与远期治痛效果。实验研究发现银质针对人体软组织损害所致的肌痉挛有持久的松弛作用[7],并能够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38]。本研究也发现多数颈性眩晕患者都有颈部软组织痉挛僵硬等现象并伴有局部压痛,经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后颈部软组织均出现持久的松弛效应,进而使颈椎失稳现象得以改善,交感神经兴奋冲动减少,椎动脉痉挛消除,血流量增加,眩晕症状得以改善。同时有研究[9]表明该疗法在临床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该疗法有较好的远期疗效[10],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7-129.

[2] 中华医学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98-202.

[3] 叶刚,韩国栋, 施燕莉. 银质针电子加热留针长度与温度设定关

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70-71.

[4] 卓大宏,励建安,张长杰,等.康复治疗处方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0-181.

[5] 王福根,傅国信,王磊,等.脊柱关节整复手法治疗软组织痛[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2-114.

[6] 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444-451.

[7] 王福根,傅国信,高谦,等.银质针导热治疗软组织痛[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13.

[8] 叶刚,韩国栋, 施燕莉. 银质针导热治疗髌下脂肪垫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1)14-17.

[9] 叶刚,袁萍,林冬阳.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安全性[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39-41.

[10] 王福根,江亿平,王素平,等.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肌电图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95(6)195-197.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