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辩证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唐刚元
(东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东海222300)
摘要 辩证施治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总有效率93%,提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较好。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辩证论治;中药疗法
1.治疗目的与一般资料
为完善中医疼痛治疗体系,促进中医同行间治疗疼痛疾病的技术交流,创立中医对疼
痛疾病的治疗特色,减轻或解脱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痛苦,笔者自1992年以来运用辩证分型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其中年龄最大70岁,最小30岁;30-40岁5例,41-50岁12例,51-70岁13例;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1周。中医辩证分型:风痰阻络型15例;风阳上扰型7例;阴血不足型6例;瘀血阻滞型2例。
2.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和证候虚实确立相应的方剂,药物,进行辩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除痰、平肝潜阳、滋阴养血及活血通络等法。
3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半年内不复发者;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或疼痛消失,但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者;无效:服药1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结果 治愈12例 ,其中服药10剂治愈者3例,服药20剂治愈者5例,服药30剂治愈者4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疗程最短1周,最长1个月。
病案举例
例1 尹某,女,38岁,
例2李某,女,67岁,1995年12月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突发左侧面颊部疼痛,疼痛剧烈,时发时止,日发10-20次,服止痛药物疗效不佳,疼痛日益加剧,有时呈闪电样,并有电刺,烧灼感,伴有同侧肌肉抽搐,流涕、流涎,口苦咽干、恶心等症状。脉弦数,舌红,苔黄。西医诊为三叉神经痛,中医辩证分型:风阳上扰。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和络熄风:生地
例3王某,男,70岁,2005年5月初诊。患者曾有心肌梗塞,低血压病史,偶发右侧头面部疼痛,并伴有面部肌肉抽搐,眼泪、鼻涕直流,甚至口涎流淌不止,疼痛剧烈,时痛时止,日发20余次,伴失眠、纳差、大便燥秘,小便色黄。脉弦细数,舌红、苔干燥有裂纹。西医诊为三叉神经痛。因老年体衰,阴血不足,血虚生风而发病。治以滋阴养血、和络熄风:当归
4 总结
三叉神经痛是以强烈的阵发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疾病,大多数发病者为中年或老年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有刀割、撕裂、烧灼、电击样剧痛,并向患侧颅面的各个部位扩散,每日阵痛次数不等,可为几次或几十次,病情愈重则阵痛次数越多,阵痛强度越剧。随着阵痛时间的延长与次数增加,阵痛愈强烈,患者处于“余痛不止”、“痛不欲生”的状态。
祖国医学称本病为“面痛”、“火风”、“偏头痛”等。因阳明经络受风邪侵入或气血不足、实火、痰浊、瘀血等引起而发病。临床所见多由 风痰瘀阻脉络、气血不畅而发,治宜搜风祛痰为主;若风阳上扰、水不涵木,治以平肝潜阳;阴血亏损、血虚生风而发病者,则当滋阴养血、和络熄风;久痛入络、血瘀气滞瘀血内阻之三叉神经痛,应化瘀通络、搜风定痛。如若因耳病或牙痛病等引起者,当以治其主病为主,兼用镇痛止痛之品。临床针对病因立法处方,治疗效果满意。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