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介入三氧(臭氧)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于CT引导下行臭氧治疗。经旁路或后路穿刺达椎间盘内,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55-60ug/ml臭氧10-20ml。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有效率为91%。讨论:本法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关键词 C T 介入 髓核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为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好疗效.笔者在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采用55-60ug/ml的臭氧10-20ml,在CT引导下经旁路或后路进针后,注入腰椎间盘及突出物内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30例报告如下:
1.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行病变椎间盘常规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
2.临床资料 本组130例,男71例,女59例,年龄22-77岁。患者病程2个月至30年,均有典型症状、体征,经CT或MRI确诊为轻、中、度突出,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本组治疗后3月通过随访判定治疗效果。相关症状消失的显效患者79例,约占61%;症状大部分消失的有效患者39例,占30%;症状短期消失,不久又复发的无效患者12例,约占9%。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硬脊膜外及神经周围的血管,造成椎体侧后方静脉回流障碍,引起无菌性炎症;脱出髓核释放的化学物质(如P物质、磷脂酶A2)以及血管长入突出的髓核均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炎症,刺激分布于小关节囊、后纵韧带以及纤维环表面的细小神经或神经末梢均引起疼痛[1]。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分解椎间盘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髓核被氧化后体积缩小,对神经根的压迫轻减甚至消失。同时臭氧还可消除化学刺激和自体免疫作用,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髓核氧化分解盘内压力减小后,椎间盘突出部理论上可部分或全部回纳,但回纳程度与突出程度、病史及周围粘连情况有关。平卧休息和药物治疗是急性期疼痛的主要治疗措施[2]。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三氧治疗有效率为85.71%[3],单纯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有效率为87.76%[4]。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三氧注射治疗中期有效率为92.5%[5]。虽然在评价标准上各法略有不同,具体操作上亦有差异,但各法均是有效的。将多法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估应提倡缩合治疗。
CT导向微创介入臭氧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机械、直观的特点,由于活体上有组织的调节、阻隔,与理论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毕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黄民锋,何元成,陈锋,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症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对策.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3):14-16.
2 郑寿鹏,尼哈提 鹿瓜多肽与甲钴胺联合冶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 2010,5(2):160。
3.何晓峰,俞志剑,腾皋军,等经皮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9):827-830.
4.裴晓飞,牛爱清,张卫东,等.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回顾性分析.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6):412-415
5.裴晓飞,秦建斌 粟志兵,等,经皮椎间盘摘除术与联合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0,6(1),23。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