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诊疗技术 » 中医腿疗 扎根四季青医院
中医腿疗 扎根四季青医院
  • 作者:李文 更新时间:2010/6/13 12:36:1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中医腿疗

插图/周桂兰插图/周桂兰 

据报道,本市要在一年内实现各区县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中医科。而且,《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中也要求,重视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社区医院要普及中医疾病预防知识,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增强社区居民健康意识,达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调护,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这些政策使得离老百姓最近的社区医院悄然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也把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方法带到了社区居民身边。

  

  近日,记者在采访北京四季青医院时了解到,四季青医院在两年前创建了中医药特色服务中心,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已运行成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据四季青医院中医特色服务中心魏云华医生介绍,服务中心把中医、针灸、理疗、按摩、牵引整合在一起,诊室分为:中医诊室、针灸室、中医骨伤诊室、养生保健室、推拿室、理疗室、中药房,这样的整合充分发挥了中医“有病即治,未病先防”的特色,更加充分体现中医综合治疗的优越性,因为中医治疗时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这样患者看中医时不必来回在医院里走动,缩短了等候时间。

  

  ●“腿疗”可以调治三十多种病症

  经络腿足按摩疗法俗称“腿疗”,四季青医院中医服务中心以成熟开展腿疗的中国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作为技术支持。“腿疗”不同于普通足疗,它像耳穴、腕踝针一样属于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足、腿的穴位多,腿部皮肤薄,先通过中药浴浸泡双下肢和足部,使药物有效充分通过皮肤吸收后,再在腿足部选取足三阳、足三阴六条经脉穴位,进行手法刺激,达到以通治痛,改善微循环,实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使用这种疗法,中医服务中心对颈、肩、腰、腿痛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下肢麻木、失眠、半身不遂、神经衰弱、股骨头坏死等三十余种病症都可以做到很好的调理及治疗,尤其是对腰腿痛治疗效果为佳。同时,针对亚健康人群,可以进行放松休闲式的调理,这也是为了传递“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的理念。

  “腿疗”依托的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讲究对症用药。在治疗各种病症的时候所使用的药浴剂型也不同,手法和时间上也有所区别。记者在服务中心的“腿疗”室里看到,患者到中心就诊时,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使用的药剂。再配合经络、穴位,应用不同的手法,完成经络的气血分配,通调阴阳,医治疾病。

  例如: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选用关节型的泡药,水温43摄氏度泡30分钟后,再进行足底、足背、足三阴、足三阳、膝关节等重点反射区手法刺激。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配合局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一般15次为一个疗程,隔日一次。对此,医生提醒,中医是在调理身体各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的,对于病症轻微的患者,可能三五次就能感觉到有明显的效果,但需要治疗疗程比较长的患者可能并不如此,不能因为做了几次没有明显感觉就半途而废。

  

  ●“腿疗”是养生防病的好方法

  通常到服务中心做“腿疗”的人都是周围社区的居民,以慢性疾病为多见。病人有空的时候就会来。有的是为了治病,有的是为了调理。“腿疗”除了治病、缓解症状之外,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日常养生的保健方法,非常大众化,绝大多数人都适合,就像人们平常累了会想起做足底按摩一样。作为日常保健,“腿疗”一般隔日进行一次即可。此疗法方便而且舒适,痛苦小,效果好,充分体现了中医“上病下治”的特色理论。

  医生提醒,在时间选择上需要注意,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药浴。另外,在进行药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而且,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适合进行足浴。如果有心脏病或身体虚弱的人,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完善服务 增加中医保健内容

  去年,四季青医院在中医特色服务中心开设了减肥门诊。

  减肥门诊采用“绿色减肥”的方法,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手法按摩为主要手段。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首先由专科大夫明确诊断,立法方药后,给予药浴、按摩、针灸、拔罐、耳穴等辅助方法,激发经气、疏通经络,通过调整个体的运行状况,达到振奋阳气、调和脾胃、温阳化水、化痰消脂、消除多余脂肪的目的。减肥门诊一般不要求特别控制进食量,只需要晚上8点以后禁食,适当增加运动量。

  魏医生说,作为社区医院,保健的功能和治病同样重要,社区医院在位置上有优势,比大医院患者相对少的特点,可以借助中医的优势,增加更多的保健内容。

  服务中心将开设梅花针、刺络放血疗法及中、高频脉冲治疗等项目。

  同时,为简化患者的看病流程,挂号采用预约制(腿疗室),方便患者的同时,也节约了时间。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