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累及脊柱中轴及骶髂、髋等多个关节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研究此病与遗传、免疫、感染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两骶髂和髋关节,腰、背、颈部反复疼痛,僵硬。体征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或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该病的病情顽固,致残率高。目前,尚未有根治方法。西医方面主要采用非甾体和激素类消炎药,但长期服用副作用大,停药后复发率高。中药治疗虽副作用少,但作用慢。因此,寻求一种疗效好且巩固、安全、无副作用的AS治疗方法,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由表侵及肾及筋骨,久而久之,与内在的痰、瘀交结,最后形成了风痰瘀痹阻经脉。挑筋疗法它是用特制针具,通过挑、提、摇、摆等动作将穴位相应的皮内纤维挑拨出来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在AS病人的背俞穴,华佗夹脊、督脉等穴的皮部进行挑筋治疗,一方面有疏通局部经络的局部作用;另一方面有扶正祛邪,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整体作用,标本兼治,故疗效显著。
那么,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如何运用?
一、器械准备
针挑针(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硬度较坚,型号为Ⅰ型,其长度约
二、操作步骤
1.体位:让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
2.选取针挑点:选C4-S5膀胱经穴(包括1、2线)、督脉、华佗夹脊穴、阿是穴。
3.消毒:选好针挑点后,用酒精和碘酊进行严格消毒。
4.麻醉:医者戴上手套,铺孔巾于针挑点,经皮试阴性后,用2%普鲁卡因在相应穴位注射直径
5.进针: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握住Ⅰ型针挑针的针体后部八分之七(露出全针八分之一针尖部分),左手食指轻压穴旁以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将针尖放在针挑点中心处,呈60度角缓慢进针,刺入皮肤
6. 针挑: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左手食指向左轻拨皮肤,右手指把针尖翘高将纤维拉出至表皮上,然后一边向上用力一边将针体作前后摇摆,把挑起的第一条纤维拉出,同时露出一个破口。以后针体与皮肤呈5度角进针,将针尖伸进缺口周围真皮层,挑出一些带粘性的皮内纤维(胶原纤维)。挑一条拨出一条,反复多次,直至把针口半径为
注意在挑治过程中,先将缺口周围皮内纤维向破口方向轻轻拉至针口上,然后一边作前后摇摆,一边向上用力缓慢拉出纤维。当纤维被拉长,右手指下抵抗力减弱时,即旋转针体,让纤维缠在针体上,纤维随针摆动而拉长,当右手指下抵抗力减弱时,又随之把纤维旋缠在针体上,边摆边旋转,直至把纤维拉出为止。摇摆时,若感到右手指下抵抗力明显减弱时,切勿大力挑提,以免纤维中断,中断,可用针重新挑拔。如纤维过粗,不利操作,可用小剪刀剪掉。
当针挑点破口半径
挑治顺序由下往上,先取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然后分别再取督脉、华佗夹脊穴。如腰背疼痛较甚,可按其疼痛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挑治其相应的穴位。
7. 覆盖伤口:挑毕,伤口涂上碘酊,外贴无菌小纱垫固定。
三、治疗周期
每天针挑1次,每次取4个穴位(取双侧,左右对称),15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继续第2个疗程的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
这项技术的技术要领是:
1.挑筋法一般只挑取真皮层纤维(胶原纤维),而不是皮下组织的纤维,故针挑口的深度不超过
2.除第一针针体与皮肤呈60度角进针外,第二针以后的针体与皮肤呈5度角进针。
3. 挑筋时用力要柔和、均匀,切勿大力提拉。
这项技术适应于哪些病症和哪些人群呢?其禁忌症又是什么呢?
适应症:
1.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期患者,以早期患者更明显。
2.对各个关节的疼痛都有一定疗效,尤其以腰背骶髂僵痛患者更为明显。
禁忌症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有糖尿病、血液病(包括血友病和凝血机制异常的有出血倾向及严重贫血患者)、孕妇、精神病、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和红斑狼疮患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场景:①罗医师讲解全程(要求场所采光度好,整洁明亮,以医学书籍为背景)。②其他一些相关的镜头(视当地科室情况再定)。
这项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 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晕针、出血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在麻醉过程中如出现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应停止操作,并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3.针挑口如果出现感染、瘙痒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岭南挑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技术经济简便,效果明显,易为患者接受,是一项适合推广的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