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疼痛研究 » 疼痛心理咨询
疼痛心理咨询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0/5/6 13:23:37 来源:本站整理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人的情绪对于痛觉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在同样疼痛强度刺激物的作用下,情绪镇静者比情绪紧张者疼痛感觉小,痛反应轻。
 

1.情绪与疼痛

人的情绪对于痛觉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在同样疼痛强度刺激物的作用下,情绪镇静者比情绪紧张者疼痛感觉小,痛反应轻。
    
据研究,对疼痛害怕者比不害怕者的痛阈低。例如,不怕痛者67例,平均痛阈14015克,怕痛者47例,平均痛阈101·49克,不怕痛者比害怕痛者的痛阈高39%,说明害怕痛者对疼痛刺激敏感。研究证明,情绪镇静者的耐痛阈高于情绪紧张者的耐痛阈,说明情绪因素对疼痛耐受有很大影响。
实验研究还证明,在同样的疼痛刺激作用下,情绪紧张者的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皮电波动都比情绪镇静者的变化大。情绪与痛觉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人的痛觉产生及其强度,受人的情绪的制约,而人痛觉的产生往往伴随强烈的情绪反应。人的情绪的生理反应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植物神经系统的改变,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躯体运动功能的改变。
    
痛觉伴随的情绪反应在临床上很有意义。对疼痛性质的诊断,部分是借助于病人疼痛的情绪反应。例如,医务人员检查主述腹痛的病人,医生按压腹部,病人出现皱眉、咬牙等疼痛表情,而当医生的手放开后,病人全身肌肉紧张度突然增高,而且面部出现更加痛苦的疼痛情绪反应,可以诊断为病人腹部具有反跳痛。 
   
不同疾病性质的疼痛情绪反应不尽相同。一般说来急性危重病人,如难产、严重的形体创伤等,情绪表现多为恐惧和不安,情绪反应多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方面。慢性疼痛病人,如关节炎、胃病患者情绪表现多为焦虑与抑郁,情绪反应多表现在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 由心理作用引起的疼痛

   疼痛并不是坏事,它使人重视,及时查找原因,防患于未然。绝大多数的疼痛是躯体疾病的表现之一,往往通过治疗躯体疾病就能得到缓解,而慢性疼痛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医生专业检查治疗,不能随便止痛,以免影响病情。久治不愈的疼痛往往与心理、情绪有关,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疼痛,可称之为“心理痛”。

  2.1 幻觉妄想性疼痛:由于受异常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能感受到别人感觉不到痛、触觉等,或者自觉有物理因素如电波等控制,使他频频出现胸痛、身体多处疼痛、不适等,各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患者坚信是身体某处有问题,无法用事实来解释、改变。

  2.2 焦虑性疼痛:情绪不稳定,坐立不安,对周围的各种刺激过分敏感,如小的噪音、报警声、或者吵闹的环境,或者听到他人吵闹、打斗声等,会感到身体某处不适或疼痛,甚至有频死感。

  2.3 癔症:具有特殊的性格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接受暗示,富有表演色彩,情感表现易大起大落.可表现为形形色色的疼痛,全身各处均可出现,甚至可出现视盲,或者瘫痪,其疼痛不符合神经系统解剖分布是其鉴别之点.

  2.4 抑郁症:抑郁症病人中,绝大多数有各种疼痛,而且由于疼痛症状突出,可能将抑郁症状掩盖起来,这类患者的表现形式为躯体化,即隐匿性抑郁,长期受到各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工作不顺心,经济环境不好,受到重大打击或挫折、恋爱、婚姻、家庭方面的失败等等,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正常的表达和宣泄,为着应付现实生活常常强装笑脸,但内心却很痛苦,时间长了往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如头痛、胸痛、周身不适等等,往往以疼痛就诊,如果不认真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诊.

   这些疼痛患者用普通止痛药不起作用,必须根据患者心理症状的特点,给予心理治疗,必要时用抗精神病药物,抗焦虑、抗抑郁药使精神症状缓解,治疗焦虑、抑郁才能取得“止痛”。

 

 

3.日专家称心理作用对疼痛感觉影响更大

 大概不少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病好了却还是觉得疼;走进牙医诊所,听见吱吱的机器声,忽然觉得自己的牙也开始隐隐作痛;有的时候,无缘无故觉得肌肉痛,可一检查,却根本一点儿皮也没擦破,一块肌肉也没损伤?

  最近,日本群马大学教授斋藤繁等研究人员用实验证明,与味觉等其他感觉相比,心理作用对痛觉的影响更大。而这一结果再次向人们发问,疼痛时,你真的有那么疼吗?

  有很多人一想起口腔医院的钻牙声就会感到牙痛,这一点儿都不是说谎,在他们的大脑中确实是感到了疼痛。

  幻想中的疼痛

  这次,斋藤繁等研究人员最新发现,看到能令人联想到疼痛的画面,即使肉体并无痛楚,但许多人仍然会感觉疼痛。

  他们以10名男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给这些学生看注射器的针头扎入手腕的照片,持续5秒钟,并让学生想象疼痛的感觉。在学生看照片的同时,研究人员测定了他们的大脑活动状况,发现10**脑颞叶的一部分都开始兴奋。之前的研究显示,当肉体真正受到疼痛刺激时,这些区域也会兴奋起来。

  专家指出,这表明,某些疼痛症状很可能是患者自己幻想出来的,与肌体本身无关。而事实上,确实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感到肌肉抽痛甚至全身疼痛,但身体本身其实并无伤病。

  心理学家指出,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受到压抑却无从表达,于是不自觉地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生理疼痛。

  除了幻想,记忆中的疼痛也可能挥之不去。

  有很多人一想起口腔医院的钻牙声就会感到牙痛,这一点儿都不是说谎,在他们的大脑中确实是感到了疼痛。

  当大脑受到过于强烈的疼痛刺激时,这一刺激可能会转化为记忆铭刻在大脑中,以至于一旦出现类似场景,唤醒相关记忆,大脑中又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并将其通过神经传送到相关部位。中科院生理所刘欣博士指出。

  残留的疼痛通道

  医学界已经了解到,人体受伤后,大脑和脊髓在接收和传递受伤信息时能够形成一条疼痛通道,而这条通道可能会在伤好之后病态地继续存在好几年。这正是产生慢性甚至无缘无故疼痛的原因之一。

  美国疼痛基金会的理事威尔·罗表示,在人受伤时,人的大脑会记录下身体的受伤情况,人体则会通过某些特定神经细胞传递每次新的疼痛信息,并且使这些细胞连成一条通道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一旦身体损伤得到修复,这些神经细胞就会停止传送疼痛信息。而有人之所以患上慢性疼痛,就是他体内的神经细胞在损伤修复后仍然继续传送错误信息。

  目前,医学专家们正在尝试新药和新疗法切断这条意识和身体之间的不良疼痛通道,但道路还很漫长。

  研究人员认为,疼痛的程度与大脑对很多外界刺激的感知都具有相关性。

  疼痛标准值因人而异

  在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会使用分级标准来确定疼痛程度。他们会询问病人或者是志愿者,最后将疼痛定义为110的标准。

  然而同一种疼痛对每个人而言,达到的标准却并不一样。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神经学家与心理学家RobertCoghill曾经对此进行过专题研究。他选择了17个对象,将这些**腿上的同一个位置加热到49摄氏度,相当于中等热度的咖啡,时间长达30秒。然后,他向研究对象询问,疼痛的级别。

  结果不同的人给出的级别相差很大。最小的级别是一个男子给出的1.5,他称,有点疼。而另外一个妇女则给出了8.9的级别,她称,太疼了,她都不想参加这个试验了。

  情绪影响疼痛程度

  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克吉尔大学疼痛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志愿者感受产生轻度痛感的热脉冲,同时听到各种不同的音调。志愿者们反映说,当他们听到各种不同音调时,对于疼痛的认知便消失了,随后的脑部扫描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研究人员指出,这表明在疼痛时,如果家里人不停地问病人疼不疼,会增加病人对自己疼痛的注意力,从而强化这种认知;而相反的,如果用其他声响打断他对疼痛的注意力,疼痛程度会降低。

  这一研究同时发现,情绪同样可以增加或减弱人们对于疼痛的感知。比如,志愿者闻到香味时,心情舒畅,会感到疼痛减轻;当闻到异味时,情绪不佳,会感到疼痛加剧。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疼痛的程度与大脑对很多外界刺激的感知都具有相关性。

  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科学家们对大脑与疼痛关系的分析则具体到了皮层。

  他们选取了两组志愿者,一组对烫伤带来的疼痛很敏感,一组则不敏感。通过对两组大脑的扫描,他们发现,敏感一组的大脑中,有三个不同的地方比不敏感一组更兴奋。这三个地方是:主要的体觉皮层、前状束皮层和额叶皮层。换句话说,每个**脑这三个皮层的特征,与个体对疼痛是否敏感是具备相关性的。这从生理层面上显现了大脑皮层差异与疼痛敏感程度之间的关系。

  刘欣:中科院生理所博士

  其实简单说来,疼痛的最终实现,就是要过三道

  第一,就是身体上的受伤部位,究竟伤得有多重。除非你打**,不然砍断手一定会比割破手指头来得疼。这就好比一信息处理系统,要是发射器的信号不够强,最终的信号传出相对就会受影响。这也应该是一般人最熟悉的一道坎。

  第二,就是传输神经。这好比传输器,再强烈的疼痛感也得通过神经才能传到大脑里去,这个传输过程本身也可能对疼痛起作用。

  第三,就是大脑皮层,这称得上是中央处理器了。信号传过来之后,大脑需要进行信息加工后,才会把反应传回到身体上,身体才能真正感觉到疼痛。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对疼痛程度的影响很大。

  -新闻缘起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日本群马大学教授斋藤繁等研究人员发现,与味觉等其他感觉相比,心理作用对痛觉的影响更大。他们以10名男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

  医生们经常遇到一些来就诊的患者,他们在受伤的创口愈合后依然感觉疼痛,但是又检查不出异常,止痛药也无济于事。研究人员说,他们认为心理活动可能深刻地影响着痛觉,这次取得的成果可能会对治疗上述心理型疼痛有所帮助。

  基因控制疼痛开关

  在200612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一群不知疼痛的男孩。这些孩子身上有一个叫做SCN9A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他们感受不到任何疼痛。

  文中描述道,SCN9A专门负责制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好比一种疼痛开关。这种蛋白质集中在痛觉神经的末梢,当人受到疼痛刺激时,它会释放钠离子流,放大和刺激神经细胞,将一个电子信号送到大脑,从而使大脑感觉到疼痛。然而,当这一基因发生变异后,这种钠离子流蛋白质事实上就处于失效状态,疼痛刺激无法抵达痛觉神经,所以也无法向大脑发送任何信号。

  而产生了这种基因变异的孩子们,从外表看起来和普通人没啥两样,也没有任何神经障碍或智力残疾症状,他们只是感觉不到任何疼痛。

  发现这一基因变异的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杰弗里·沃兹非常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也许可以发明一种新的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止痛药。

  但科研人员也同时指出,从未感觉到疼痛并不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事实上,不知疼痛给那些孩子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他们都因无法感觉到疼痛而受过重伤,其中两人甚至不慎将自己的舌头咬掉一部分。而身体内脏的病变,这些孩子也完全不可能通过疼痛感知到。

  这也意味着将疼痛基因转化为实用的止疼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