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学术交流 » 眼针浮针结合法治疗军事训练伤疼痛170 例
眼针浮针结合法治疗军事训练伤疼痛170 例
  • 作者:黄晓洁 秦海军 辛 洁 王玲玲 更新时间:2010/4/24 13:05:06 来源:本站整理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眼针浮针结合法治疗军事训练伤疼痛170 例
       2005 2 月~2008 2 ,我们采用眼针浮针结合法治疗军事训练伤急、慢性疼痛170 ,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70 例中,143 ,27 ;年龄1735 ,平均27 岁。均为急、慢性训练伤后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有明显压痛点。疼痛部位:颈肩部39 ,腰背部53 ,上肢20 ,下肢58 例。

1.2  治疗方法 (1) 眼针疗法:选取双眼肝区、肾区、上焦区及下焦区,针具为015110 2931 号毫针,针法采用内刺法和外刺法相结合。快速进针,得气后嘱患者带针活动伤痛部位,视病情可不留针或留针1530 min ,治疗后缓慢出针用干棉球按压。(2)浮针疗法:采用特制一次性浮针针具,距痛点610 cm进针,针尖朝向痛点行皮下浅刺,针体沿浅筋膜行进,起效后抽出针芯,用干棉球盖住针孔,胶布固定软套管,留软套管224 h后自行取出。

1.3  疗效评定标准 (1) 治愈:疼痛消失,活动自如; (2)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活动略受限; (3) 有效:疼痛有所减轻,部分活动受限; (4)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4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次数均为1 次。其中治愈125 (7315 %) ,显效29 (1711 %) ,有效7 (411 %) ,无效9 (513 %) 。总有效率9417 %

2. 讨 论

军事训练伤多表现为急、慢性或间歇性发作疼痛,以及由疼痛带来的功能障碍,甚至丧失活动能力。以往常规治疗多以休息、冷疗、热敷及康复理疗等为主,但通常起效慢、疗程长,容易造成训练减员,甚至影响部队日常训练。针刺疗法镇痛作用确切,对急、慢性疼痛均有较好的疗效。(1) 眼针疗法属针灸中的微针疗法,为针灸特种针法之一。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根据观眼取穴、循经取穴、病位取穴、辨证取穴的原则,在眼部取穴能通脉镇痛、以治其本,即刻镇痛和解除活动受限效应明显,且简便易行、安全无痛苦、可带针进行活动。(2) 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针疗法,也是针灸特种针法之一。临床观察显示,浮针针刺后能即刻提高痛域,从而迅速缓解疼痛,多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肩周炎、腰肌劳损、网球肘及外伤等。浮针疗法疗效快捷,进针完毕后即可收效,多为一次见效,对急、慢性疼痛均有显著疗效,且疼痛程度越重疗效越显著。留针期间可自由活动,不影响正常生活和训练,无断针、弯针、滞针、血肿、出血及过敏等现象发生。(3) 眼针浮针结合法可综合两种方法之所长,治疗时间短,一般只需治疗1 ,不但具有即刻镇痛效应,且远期疗效亦佳。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