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中医文献 » 金元四大家对郁证的认识与治法
金元四大家对郁证的认识与治法
  • 作者:丁曦 杨思福 更新时间:2010/4/18 13:52:41 来源:中西医疼痛医学网 【字号: 】 浏览人次:
[导读]从四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可以发现,刘完素认为郁热互生,两者可互为诱因,因此对于郁证的具体治疗,也多结合火热病的证治而提出,同时又根据“郁”的部位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有所不同;张从正治病重视心理因素,多以情解郁,通过言语改变患者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李杲重脾土,认为脾气壅滞是郁证的产生关键,故从脾治郁,所创立的“升阳散火”法是其治疗郁证的又一特色;朱丹溪始创“六郁”,其代表方越鞠丸乃治郁证之首推方剂,寓意深刻。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郁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  从四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可以发现,刘完素认为郁热互生,两者可互为诱因,因此对于郁证的具体治疗,也多结合火热病的证治而提出,同时又根据“郁”的部位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有所不同;张从正治病重视心理因素,多以情解郁,通过言语改变患者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李杲重脾土,认为脾气壅滞是郁证的产生关键,故从脾治郁,所创立的“升阳散火”法是其治疗郁证的又一特色;朱丹溪始创“六郁”,其代表方越鞠丸乃治郁证之首推方剂,寓意深刻。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郁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郁证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张从正 李 杲 朱丹溪 论治特色

金元时期,各家纷起,学术争鸣,《四库全书提要》言:“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其中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享四大医家。然四大家之学说,各树一帜,若就某一病证综合分析四大家的理论特色与临证经验,将达到汇其偏而得之全,更好地指导理论研究与临床处方之目的。故本文探讨金元四大家对于郁证的论治特色。

  郁证的定义

  郁,乃滞而不通之意。郁证,指的是由于气血津液结滞不通,迟留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病证。这种认识源于对《内经》中阴阳、气血运动观的发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将郁证以五行分而论之,称作“五郁”,但此种分型偏于机械,实乃五脏气机郁滞所致的各类病证。故金元四大家论郁多秉承其深意而不拘泥于分型,意于宣通而治法各异。至朱丹溪始作“六郁”,分气、血、火、痰、湿、食诸郁,与临床结合紧密而应用广泛。因郁证主要是从病机角度来阐释病名,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仅考刘完素之《素问玄机原病式》就多达二十余种,如“腠理闭密,阳气郁结,怫热而作,热燥于筋”之转筋、“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之结核、“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甚”之鼻衄等。

  刘完素之郁热互生

  刘河间的医学思想主要是“火热论”,对于郁证的阐解也与“火热”理论关系密切。一方面,火热怫郁是郁证的主要成因。刘氏的郁证理论多着眼于阳气的流通及其对阴液的宣发作用。例如对于“阳厥”证的理解,《素问玄机原病式》言:“阳气极甚而阴气极衰,则阳气怫郁,阴阳偏倾而不能宣行,则阳气蓄聚于内,而不能营运于四肢,则手足厥冷,谓之阳厥。”另一方面,“郁”可化火或促使六气化火。例如寒与火热不相及,然寒可化火,《素问玄机原病式》言:“盖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塞,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

  对于郁证的治疗,刘氏也多结合火热病的证治而提出,根据“郁”的部位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有所不同。怫热郁结于体表,燥而无汗,刘氏认为:“以其本热,故得寒则散。”多用辛凉甘寒之品发表,如石膏、滑石、甘草、葱、豆豉等。趁热服之,借其热力而使玄府郁结得通,而怫热无由再作。有时腠理闭密,也可用辛甘热之品强开郁结,使经络开通,气血宣行。如治耳聋一证,刘氏先以干蝎、生姜、附子、醇酒之类,开发玄府,令耳中郁滞通泄,其后再用它法调理。但以热治热之开郁法仅作治标之用,不可过用,宜中病即止。对于表里郁结者,或先投辛甘热药开冲郁结,使郁热稍退,再改用寒药治其根本,或从一开始即寒热并用,以辛甘热药开郁,寒药散热。当避免单纯使用寒药使得腠理郁闭,反而影响郁积的发泄。郁结在里则主要以寒凉之品治之,亦可间或投以辛热之品调之。例如燥热郁结肠道,刘氏多用大承气汤以开郁泄热,疏达气机,并为防止寒热格拒出现的药不能进,巧妙采用寒药热服而取效。反而言之,刘氏对火热病的治疗也不是一味的阳强治阳,而是以开通散结治热为主法,并不一味以寒治热。在刘氏的很多治法中均有使用少量热药以开郁结,也是基于郁热互生这个道理。

  张从正之七情解郁

  张从正乃“攻邪派”的代表,除善用汗吐下三法之外,还非常重视七情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张从正认为,七情交战于人体,导致气机紊乱,可变生多种病证。他在《卷三·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中言:“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并列出七情所致病证六十余种。同时,医者也可运用七情相胜的原理来治疗疾病:“故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在他对于郁证的治疗中也充分地运用这些理论。例如在他的著作《儒门事亲》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金元时期,项关之妻因爱子病故,悲伤过度,饮食不进,整日抑郁寡欢,故请张从正前来诊治。一番诊查以后,张从正认为,此乃心病,唯有喜气可解其郁,故三次前去逗其开心,夫人的心情因此好转,饮食也逐渐正常,再过一段时间,就完全好了。由此可知,张从正多以情解郁,通过言语改变患者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李杲之从脾胃论郁

  李杲论郁,重在脾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说明人体脏腑之气的升降、交通、相济为用,全赖脾胃居中的斡旋作用。因此,李杲认为:“外伤风寒者,故其气壅盛而有余,内伤饮食劳役者,其口鼻中皆气短促,不足以息。”(《内外科伤辨惑论·辨气少气盛》)郁证无论虚实,皆与脾胃密切相关,治郁之关键在于调节脾胃功能,恢复气机升降,并创立以补中益气汤和调中益气汤为代表的解郁诸方。其中,前者所针对的是脾胃虚弱,气机下陷而形成的内郁之患;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强调中醒脾,行气解郁的功能。由此推断,李杲所言之郁证,其临床表现除有各种气血郁滞的表现外,一般都伴有脾胃功能低下或紊乱的症状,如脘腹胀满、泄泻、便秘等。

  从治法看,李杲所创立的“升阳散火”法是其治疗郁证的又一特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火郁发之。”发,乃发越、升散之义,却非独指从汗而解。李杲承其深意而善用风药以升阳散火。风药,其性轻扬,既能引脾胃清气出坤土,又可鼓荡少阳春生之气,如此清气升腾,气运有序,则诸郁自解。因此,李杲之“升阳散火”法不单局限于火郁证的治疗,也可通治一切之郁。选药上,李杲分经论治,根据各经郁滞的不同特点配以不同的归经药,归纳起来,其用药规律大致如下:太阳经,羌活、藁本;阳明经,白芷、 升麻、葛根;少阳经:柴胡、青皮;太阴经,白芷、升麻;厥阴经,青皮、柴胡;少阴经,独活、防己。后朱丹溪在其基础上总结得出:“火郁可发,当看何经。”

  朱震亨之六郁学说

  《内经》之“五郁”学说,其实质是五脏气机郁滞所致的各类病证,理论系统完备但临床的实用性不强。因此,朱震享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立气郁、湿郁、痰郁、火郁、血郁、食郁的六郁学说,其基本病理为气血怫郁。六郁之中,气郁为先,而后诸郁遂成。何梦瑶言:“丹溪(震亨)分六郁,……大要以理气为主,盖气滞则血亦滞,而饮食不行,痰湿停积,郁而成火,气行则数者皆行,故所重在气,不易之理也。”人以气和为本,气和则病无由生。若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等因素,均可引起气机郁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或郁久化火,或脾运失司,聚湿生痰,或食滞不化,遂发血、火、湿、痰、食诸郁。故病虽言六郁,但都需理气为先。

  朱震亨之越鞠丸是治疗郁证的首推方剂。吴鹤皋释其方名言:“越鞠者,发越鞠郁之谓也。”“鞠” 即郁也,因本方能发越郁结之气,故名“越鞠”。方中香附为君以开气郁,苍术以除湿郁,川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曲以消食郁。五郁既解,则痰自无由生,故药虽五味,却解六郁。所谓“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越鞠丸组方之深意有二:其一,治郁重在调中焦而升降气机。方中苍术、川芎主升;香附、山栀主降;神曲和中。升降相配,使上下得以贯通而解气郁。其二,可根据六郁的偏重,选择对应君药,并随症加减。若气郁重者,君用香附,加木香、枳壳以行气;若血郁重者,君用川芎,加桃仁、红花以活血;若湿郁重者,君用苍术,加茯苓、泽泻以利湿;若痰郁重者,加陈皮、半夏、胆南星以祛痰;若食郁重者,君用神曲,加麦芽、山楂以消食;若火郁重者,君用栀子,加黄芩、黄连以清热。但须注意,本方所治诸郁皆属实证,若属于虚证或虚实夹杂者,都不宜使用。

  从以上四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可以发现,刘完素认为郁热相关,可互为诱因,故治疗郁证或热证时应兼顾彼此;张从正治病重视心理因素,治郁证多以情解之;李杲重脾土,主张脾气壅滞是郁证的产生关键,故从脾治郁,选药上多用风药;朱震亨始创“六郁”,其代表方越鞠丸乃治郁证之首推方剂。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郁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晓庄.刘河间“郁结”理论初探[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4(1):2~4.

  2 孟繁洁,王秀莲 .刘完素“开郁” 法之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2002,9(2):372~373.

  3 胡 臻.土疏泄 苍气达——李杲治郁规律探讨[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5(3):1~2.

  4 龙泽云,陈 聪,王米渠.论张子和在九气七情与心理治疗的贡献[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421~1423.

  5 蔺焕萍. 朱丹溪与“六郁”学说[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12~14.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