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苑 » 疼痛研究 » 韦氏中医疼痛流派的形成及发展
韦氏中医疼痛流派的形成及发展
  • 作者:韦绪性 更新时间:2023/11/14 8:28:34 来源: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中西医疼痛学术交流 【字号: 】 浏览人次:
 

  

韦氏中医疼痛流派的形成及发展

韦绪性

 

    摘要:在系统总结先父韦献贵名老中医诊疗疼痛经验,和大量临床资料和学术理论的基础上,于上世纪90年代初相继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大型疼痛学专著《中医痛证诊疗大全》和《中西医临床疼痛学》,并被评价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这标志着我国中医疼痛学新学科的创建,填补了国内中医疼痛学研究的空白,在国内反响较大,《中国中医药报》高度评价时说:“中医学对此(疼痛)尚无明确的学科划分。为弥补这一空白,韦绪性自90年代以来,相继主编出版了《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构建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充分代表了当今中医疼痛研究的较高水平。” 姗姗来迟中医疼痛学的艰辛历程,也是中医疼痛学术流派形成的漫长岁月。我退休后,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先后带教指导四批学术继承人,他们皆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核验收,自然也成为中医疼痛学术流派的继承人。

    关键词:韦绪性 中医疼痛学 学术流派 学科创建    

 

【疼痛诊疗医讯】朝阳国医之家聘请刘长信团队开展背肌筋膜炎等疼痛疾患诊治:http://www.chinapa.org.cn/News/Info.asp?infoid=1084

 

一、姗姗来迟的中医疼痛学

笔者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深感疼痛是一个广涉临床各科、人体各部、危害严重的病证。鉴于中医学对疼痛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学术体系,临床诊疗亦未形成独立学科,为填补这一重大学科空白,便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从上世纪80年代就踏上了“中医疼痛学”的探索之路。欲完成这一涵盖多学科的的“系统工程”,涉及文献范围之广泛,临床资料积累之艰巨,在当时尚无电脑的情况下,“爬格子”之艰辛,可以想见。我清醒地认识到由博返约的重要性,博而不约,学必浮泛,约而不博,终为匠器,难以创新。因此,不仅要有上下求索的毅力,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疼痛自身的研究,而要有深厚的文化、理论、临床经验的积淀,以及掌握多学科知识,视野要宽,思维要广,要善于博采众长,融汇古今,取精求新。一句话,就是要具备创新发展疼痛学科的信念和能力,从而开启中医疼痛学研究之门,也为自己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于是长期深入临床观察,寒暑不辍,笔耕不止,在系统总结先父诊疗疼痛经验,和大量临床资料和学术理论积累的基础上,于上世纪90年代初相继主编了我国首部大型疼痛学专著《中医痛证诊疗大全》和《中西医临床疼痛学》,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列入重点书目出版发行,并被评价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这标志着我国中医疼痛学新学科的创建,填补了国内中医疼痛学研究的空白。中医疼痛学这门姗姗来迟的新兴学科的创建,在国内反响较大,经历了实践的广泛验证,并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中国中医药报》的“学人访谈”专栏,2000927日载记者专访,在评价创建中医疼痛学时说:“中医学对此(疼痛)尚无明确的学科划分。为弥补这一空白,韦绪性自90年代以来,相继主编出版了《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构建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充分代表了当今中医疼痛研究的较高水平。”199574日河南电视台新闻节目以《韦绪性疼痛学研究取得成就》为题报道。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赞誉尤多,如全国人大常委、当代“中医泰斗”董建华院士,盛赞此书“实从古未有之奇编”。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高度评价:该书“不仅实用性强,且颇多创建,弥足珍贵……”。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称该书:“顺应了临床之急需,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从整体上构建了疼痛学理论框架和诊疗规律,见解独到,观点新颖,颇多新见。”由王永炎院士主审的《疼痛性疾病中医现代治疗学》,不仅以较大篇幅融汇了笔者两部疼痛学的学术理论和诊疗经验,而且高度评价该两部专著“展示出中医痛学科独立发展的广阔前景。”

    姗姗来迟中医疼痛学的艰辛历程,也是中医疼痛学术流派形成的漫长岁月。先父韦献贵老中医幼承庭训,少年从医,沉潜好学,熟谙经典,广涉方书,融会新知,且旁通经、史、释之学,穷其精奥。自20世纪50年代初即从事疼痛病及疑难病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学验俱丰。张伯礼院士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十版),介绍先父的学术观点时说:“当代名家韦献贵认为……”父的学术见解和独特的临床经验,曾刊载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和《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一书,由此可见其享有的盛。我自上小学时随父亲学习中医,侍诊其左右,得以初入中医门径,渐窥中医诊疗疼痛之堂奥。并将先父以诊疗疼痛和疑难病为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整理编著为《韦献贵临证精华》,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我退休后,先后入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项目指导老师,以及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理论教学以经典著作及《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为主要教材,突出中医疼痛教学。临床带教,由于疼痛患者较多,临床教学自然也以疼痛为主。在我的带教指导下,各批学术继承人临床诊疗水平显著提高,并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共同编著了《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疼痛病精要》《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医疼痛靶向治疗学》《颈肩腰腿痛诊疗全书》,尚在出版过程中,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取得了可喜成绩。四批学术继承人皆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核验收,自然也成为中医疼痛学术流派的继承人。

 

二、中医疼痛学的科学内涵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这里提出了科学系统化的本质特征,一门临床学科的建立,必须有其理论体系构建,并明确其研究对象和范畴。不具备理论谈不上科学,不具备系统性的理论更谈不上科学。《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作为中医疼痛学的奠基之作,其理论上的系统性和临床上的实用性、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中医学术为主体,全面、系统构建了疼痛学的理论框架。该书在详述自秦汉至现代痛证学术源流、诊疗精华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痛证的病机特点,首次对痛证从病因、病位、病性等方面进行分类,较完善地提出了痛证诊断中的望、闻、问、切运用规律,尤其是从抓主证、辨缓急、识病性、察病位、审病程等角度首创了痛证辨证论治的思路及要点,对痛证的预防、护理、治疗方法、常用药物等皆一一详述。二是揭示、探究了临床诊疗疼痛的规律,书中以疼痛部位分章,以中医病(证)名为纲,以西医病名为目,系统论述了128种疼痛疾患的辨证论治,内容广涉临床各科、人体各部。其理、法、方、药兼备,用药的规律性与灵活性俱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三是揭示中医诊疗疼痛的思路、规律和学术精髓,如“针对痛证多急,剧痛易于生变致危的特点”,突破“见痛休止痛”等传统观点,提出“抓主证,务在止痛”的新观点,创“论治步骤”新格局,即精选速效、高效、简便易用的有关疗法或方药,首予“应急止痛”,俟疼痛缓解,继予“审因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并明确指出,“应急止痛”多系急则治标的权宜之计,对不宜应急止痛的疾病,则径予“审因治疗”,以免掩盖病情,贻误病机。这些诊疗观和诊疗格局的确立,对指导临床诊疗和科研不无裨益。

在此后短短数年中,我国疼痛专业喜获迅猛发展,形成“方兴未艾”之势,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同攻关的可喜局面。为了适应时代的召唤,笔者又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于1996年从中西医结合角度主编了《中西医临床疼痛学》。该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痛证诊疗大全》构建的中医疼痛学理论框架和诊治规律,从整体上提高疼痛学的临床和学术水平。如其所述的“不通则痛论”“不荣则痛论”“不通不荣相关论”“诸痛属心论”“久痛入络论”颇多新意,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诊疗。该书不仅将所述疾病扩展至150余种之多,而且不少病证系首次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角度系统整理,对中医疼痛学的学术思想及若干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尤其是该书融汇了西医、中西医结合疼痛临床和科研成就,较好地体现与揭示了其诊治疼痛的思路、规律和学术精髓。同时该书注重介绍最新成果和临床研究动态,展示了时代学术特征,反映出临床诊疗水平。如上所述,该两部疼痛学专著,对中医疼痛学从理论体系到临床诊疗规律均有较全面的阐述,显示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标志着中医疼痛学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作者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十二诊室(北京朝阳酒仙桥路26号院1号楼B1层)

咨询电话:010-64326618;出诊专家:刘长信、刘红、刘文立、蔡巍、孙瑶等。

诊室特色:开展长信一罐通(中药竹罐疗法)、针刀微创、推拿、针灸、中医气针疗法、内服中药方剂等,综合治疗常见颈肩腰腿痛等疼痛疾患。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名誉主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长信主任医师以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疼痛治疗模式为基础,探索出的一条更适合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更适应中国国情的疼痛诊疗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以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以追求损伤最小、疗效最好、最经济为目的,首选传统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现代西医学理论和技术,针对不同疼痛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该方案对对久治不愈的背肌筋膜炎、背部顽固性疼痛、腰椎椎管狭窄、膝关节疼痛、颈腰椎疼痛有确切的疗效。

 

学会简介 | 疼痛培训 | 培训基地 | 疼痛研究 | 病例介绍 | 器械介绍 | 名院介绍 | 专家介绍

版权所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备案号:京ICP备京ICP备05042447号-3号;
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学会注册证号:社证字第3555-69号;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
| 邮箱:tengtongxh@163.com | 电话:(010)84254689;QQ:326648325